秋感

秋色萧萧院落深,捲帘人怯暮寒侵。

胸多磊块聊拚酒,调带悲凉怕鼓琴。

断雁唳霜传远信,哀蛩咽月和微吟。

剧怜长夜空房寂,灯影摇青刻漏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秋感》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院落中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秋色萧萧院落深”,以“萧萧”二字生动地描绘出秋风拂过,落叶飘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捲帘人怯暮寒侵”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卷起窗帘,表现了主人公对夜晚寒气的畏惧,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胸多磊块聊拚酒,调带悲凉怕鼓琴”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因心中积聚的愁闷(“胸多磊块”)而选择饮酒解忧,但又害怕弹琴时那悲凉的旋律会加剧他的悲伤情绪。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饮酒与弹琴两种行为并置,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断雁唳霜传远信,哀蛩咽月和微吟”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大雁在霜天中哀鸣,传递着远方的信息;蟋蟀在月光下低吟,与诗人的微吟相和。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剧怜长夜空房寂,灯影摇青刻漏沉”表达了诗人对漫长孤夜的怜悯与无奈。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摇曳的灯光和滴答的刻漏声相伴,时间仿佛凝固,更增添了孤独与寂寞之感。

整体而言,《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季节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自双溪石

一雨田原足,芳荪夹岸生。

身轻争马健,径窄让牛行。

溪树连空远,山云积涧平。

清游归去晚,数里夕阳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芝兰归新庄途次即目

晻暧溪山起暮烟,平芜十里尽园田。

笼笼翳景看遥树,虢虢清流爱细泉。

放牧马嘶芳草岸,泊船人语夕阳天。

最欣一幅营邱画,坐对茅亭意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入双溪

浪迹频年事,耽吟快啸游。

溪山双只屐,烟雨一孤舟。

放鹤来亭上,寻梅过陇头。

吾家有衣钵,高尚自千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成都马叟年届八旬,只身作万里归计,闻者莫不叹息。口占送之

夕阳亭畔送征镳,云拥峨眉首屡翘。

万里关河身踽踽,五更风雪马萧萧。

境穷始肯刀环唱,气壮休愁剑阁遥。

只叹是翁真矍铄,玉门今日返班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