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对雪三首(其一)

纸窗风断炭炉灰,城角钟声一片来。

不道人家烟漠漠,已看天井雪皑皑。

真堪灌魄团将咽,莫便呼僮扫作堆。

闻与邻翁数年景,好花飞到第三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起床时,面对飘落的雪花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纯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早晨的独特景象。

首句“纸窗风断炭炉灰”,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窗户上的纸被风吹得破碎,炭炉中的余烬散落一地。这一场景既显现出冬日的寒冷,也暗示了屋内主人的孤独和静谧。

接着,“城角钟声一片来”一句,引入了外界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远处传来的一片钟声,仿佛是时间的提醒,让人意识到外面的世界依然在运转。

“不道人家烟漠漠,已看天井雪皑皑。”这两句诗巧妙地对比了室外与室内的景象。虽然远处的人家可能还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但诗人已经看到了天井中的雪花,洁白而耀眼,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氛围。

“真堪灌魄团将咽,莫便呼僮扫作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雪花的珍惜之情。他认为雪花如同琼浆玉液,应当被妥善保存,而不是轻易清扫掉。这种态度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闻与邻翁数年景,好花飞到第三回。”诗人想象着与邻居老翁一同欣赏雪花飘落的情景,期待着每年雪花再次降临的美好时刻。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了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晓起对雪三首(其二)

到眼清华也不贫,十分冷淡足精神。

羌无明月来涵影,略有回风去逗春。

童子乞邻知请火,先生拥絮肯干人。

多情颇愧庭前鹤,一步移将一步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晓起对雪三首(其三)

身在楼台缥缈间,清光如此不尘寰。

纵嫌衣薄应须耐,便压檐低那许删。

画里孤舟人钓水,梦中一树我游山。

安排驴子桥头去,消受先生此日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与人论东坡诗二首(其一)

纵不前贤畏后生,名山胜水本无形。

唐翻晋案颜家帖,几首唐诗守六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与人论东坡诗二首(其二)

一生心醉陶彭泽,暗地师资杜少陵。

毕竟要还真面目,人豪才是戒来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