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旗》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旗帜,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壮阔,以及胜利者与失败者的不同心境。
首句“玉关归马候全师”描绘了战后归来的场景,玉门关外,战马归群,等待着全军的归来,预示着战争的结束。接着,“虎落无尘指列旗”则以“虎落”比喻战场,暗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而“无尘”与“列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战争后的宁静与胜利的象征。
“壮士欢声歌杕杜”一句,通过“壮士”的欢声笑语,以及引用杕杜(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战斗)的歌声,表达了战士们对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而“降人破胆望枪累”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战争的恐怖与对敌人的威慑力,降服的敌人因恐惧而不敢直视胜利者的武器。
“禹功远近逾千岁,汉德并容过二仪”两句,将战争的胜利与历史的伟大成就相联系,禹的治水功绩与汉代的包容政策被提到,强调了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文明与文化的延续与扩展。
最后,“青海远通青冢地,白羊斜界白狼夷”描绘了胜利的疆域之广,青海与青冢(昭君墓)相连,白羊与白狼夷之地被征服,展现了胜利者的威严与领土的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荣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伟业的敬仰与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