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瞒盗汉鼎,不下安汉公。
参军著昌言,何如草玄雄。
一壑岂不美,奈此尘羁中。
居然不成往,千古空悲风。
东京名节士,伟哉五噫鸿。
山间变姓名,讵肯随旌弓。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首句“老瞒盗汉鼎”暗指曹操篡汉之事,他虽取得政权,但未能像安汉公那样得到人心。接下来提到“参军著昌言”,可能是指曹操的谋士荀彧,他的言论富有远见,但与专心著述的玄学家相比,似乎略逊一筹。“一壑岂不美”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感叹现实中难以摆脱尘世的束缚。“居然不成往”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遗憾,结尾两句赞扬了东京(洛阳)的名节之士,如五噫歌的作者王粲,他宁愿改变身份,也不愿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选择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传统道德和隐逸生活的崇尚。
不详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张生千载后,读易见天心。
万象有奇耦,一天无古今。
疏帘垂昼寂,短榻卧秋阴。
自筮何时达,霜华已满簪。
风沙万里一征鞍,短帽疏髯泪未乾。
广武山川空阮籍,长平宾客只任安。
故园有梦鹊声急,大厦无依燕翅寒。
江左故人如见问,为言灯火客金銮。
尚方敕赐紫金冠,诏领诸仙玉府班。
神变紫芒双剑上,家传黄石一编间。
瑶坛蘸罢鹓班静,金阙朝回鹤驭閒。
为问清生符在否,有人望气倚函关。
又作州官去,秋霜点鬓纱。
风生白马渡,月冷紫薇花。
三釜娱亲老,双旌放吏衙。
重来定何日,云路有灵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