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木萧萧下,人归鳄渚秋。
星河明极浦,渔火淡孤舟。
桥影双流合,山痕一发浮。
乡心何处认,凉月正当头。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鳄渚渡口渡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首句“万木萧萧下”以秋风中落叶飘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人归鳄渚秋”点明了人物活动与地点,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归途的寂寥。
“星河明极浦,渔火淡孤舟”两句,将画面拉远,星光与河水交相辉映,远处的渔火点缀着孤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渺小。接下来,“桥影双流合,山痕一发浮”描绘了渡口的景象,桥影倒映在水中,山峦在远处若隐若现,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最后,“乡心何处认,凉月正当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月光如水,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灵深处,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更加深刻。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的思乡情怀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不详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玉宇无纤翳,空亭坐夜凉。
松风千树雨,竹月万竿霜。
宿鸟时惊起,流萤偶放光。
倚楼谁弄笛,有客正思乡。
大众仙坛几万秋,碧云拖翠照昆丘。
抱书童子无言话,笑阻迷情不解愁。
上缺深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
会解垂要理,真诠羡非深。
意大谁教指,因缘善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