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槐阴寂寂柳绵舞,我来看花不问主。
主人不拒客无言,径坐花间日正午。
万须千萼自低昂,老屋数间成锦坞。
怒苞尽决艳阳天,一片欲飞笑齿龋。
东轩老藤百年物,蛟蟠斗拱飘缨组。
紫幔高张尘不到,似为美人设琼宇。
自昔名花海上多,十室有花居四五。
即今异种悲零落,几丛深色千金估。
颇闻近有易主花,主人别花辞以窭。
此花泣谢主人去,群花伤心不复吐。
花乎花乎尔有神,不须绮席与锦茵。
但愿年年常此一相见,春雨春晴岂足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培谦在唐氏宅院中观赏牡丹的情景。首句“槐阴寂寂柳绵舞”以静谧的槐树阴和飘舞的柳絮衬托出牡丹盛开的季节。诗人独自前来赏花,不拘礼节,“我来看花不问主”,表现出他的率真和对花的热爱。
接着,诗人描述了牡丹花的繁盛,“万须千萼自低昂”,老屋周围的花朵如锦般绚烂。“怒苞尽决艳阳天”形象地写出牡丹花开得热烈奔放,仿佛在向艳阳天挑战。诗人又借“东轩老藤”和“紫幔高张”的环境,烘托出牡丹的高贵气质,宛如琼宇。
然而,诗人感叹牡丹品种的变迁,“异种悲零落”,曾经繁多的名花如今却价值千金,暗示了世事的沧桑。他听说牡丹已易主,主人因贫困而不得不舍弃,牡丹含泪离去,其他花朵也为之伤心。
最后,诗人寄语牡丹,希望它无需华丽的环境,只要能年年在此相见,风雨无阻,便是最大的幸福。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不详
皇天一雨连五月,水云沈沈日车没。
中庭群蛙声嘈嘈,邻树饥乌愁兀兀。
腐儒环堵真萧然,乞米难仗颜公笺。
调和阴阳大臣责,鲰生底事常忧煎。
去年虫荒盎无粟,今年种圃食无葍。
老农告诉不忍闻,悍吏追呼方陆续。
愁来短歌不能长,残书支枕午梦凉。
庆云景星照户牖,天下仿佛如虞唐。
四百南朝寺,犹余高座名。
桫椤花落处,满院碧苔生。
石径分茶社,云峰閟磬声。
上方无客到,趺坐豁羁情。
好书堆案经时合,尘事关心逐日多。
转忆阻风情味好,一川烟雨看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