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的愁苦心情与生活困境。首句“今春多骤雨”点明了时节背景,紧接着“委巷绝经过”,描述了雨天里狭窄小巷人迹罕至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不便与孤独。接下来,“跬步若为去”,表达了在雨中前行的艰难,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隐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愁心当奈何”,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愁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岁年防桂玉,卑湿畏江河”,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恐惧。这里“桂玉”比喻珍贵之物,但即使如此,也需小心防范,可见生活之不易。而“卑湿畏江河”则反映了对环境恶劣的畏惧,尤其是对于江河泛滥可能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感到不安。最后,“居食都无计,年来忧更多”,总结了生活的困境,无论是居住还是饮食,都难以妥善解决,一年比一年增添的忧虑,凸显了作者对现状的无奈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恶劣天气下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焦虑,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生活写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