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六)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连绵的山峦环绕着平湖,波涛很大,有摇动城墙之势。湖水的波光里倒映着山峦的影子,浸染着山的青翠。就要到三更时分,湖光荡漾,照到楼上犹如水晶一般清莹。
天上的流云遮住了月亮,柳树如同笼罩在雾中一样发暗。带着露珠的荷叶翻动时,水光闪烁,如同飞流的萤火一样。散开着花白稀松的头发,静静地待到天明。

注释

平湖:湖名,位于嘉兴东南。
波撼城:波涛汹涌,撼动城郭。
浸:浸染。
水晶楼:楼名,在浙江吴兴。
一说指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欲:将要。
三更:半夜,午夜。
雾柳:指柳树如同雾罩着一样阴暗。
度:指遮挡。
露荷:带着露珠的荷叶。
水流萤:风摆荷叶,叶上水珠闪亮得就像萤火虫一样。
萧萧:指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散发:散开的头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的图画,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展现了山与湖的美丽景致。开头两句“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写出了湖光与山色的互相辉映,湖水在月光下波澜壮阔,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

接下来,“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景象。雾气缭绕中的垂柳与飘逸的云朵,湖中荷花在夜晚露珠滴落,水面上有萤火虫点点闪烁,都极富诗意。

最后,“萧萧散发到天明”一句则是对早晨景象的一种描绘,可能是在描述清晨的风声,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声之美的感受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与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七)

目送归州铁瓮城。隔江想见蜀山青。

风前团扇仆频更。

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此时山月下楼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八)蔷薇水

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

天香遗恨罥花须。

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

归时分付与妆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一)戏简宇文德和求相香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普熏三界扫腥膻。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三)

残腊晴寒出众芳。风流勾引破春光。

年年长为此花忙。

夜久莫教银烛灺,酒边何似玉台妆。

冰肌温处觅馀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