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逢姚子展(其一)

延缘聊作苇间行,密友初闻喜更惊。

乱后重逢疑隔世,愁中过慰胜同生。

风尘面目恒饥色,患难文章变徵声。

执手欷歔仍自笑,胸中五岳几时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施补华的《双林逢姚子展(其一)》,通过对苇间行迹的描绘和与密友重逢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战乱后的感慨与友情的珍贵。首句“延缘聊作苇间行”形象地写出在动荡时期诗人如苇草般飘摇不定的生活状态,而“密友初闻喜更惊”则表达了对好友突然出现的惊喜与意外。诗人感叹“乱后重逢疑隔世”,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与朋友共度患难的欣慰,超过了寻常的生离死别之情。

“风尘面目恒饥色”写出了战乱带来的困苦,诗人面容憔悴,生活艰辛。“患难文章变徵声”则暗示了在艰难时刻,诗人的创作也充满了悲壮和深沉的情感。最后两句“执手欷歔仍自笑,胸中五岳几时平”,通过握手叹息和自我解嘲,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平与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早日结束战乱,恢复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际遇,又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8)

施补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林逢姚子展(其二)

剩水残山孰主持,吞声踯躅泪如丝。

真成杜老无家别,聊和陶公《乞食》诗。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

欃枪痛扫非无日,投笔功名与尔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严氏家庙松歌为秋樵丈作

方练奇节天下崇,何人为表严司空。

五百年来事隐约,依然祠庙菰城东。

行人下马动凭吊,轮囷手抚当门松。

白昼时闻飞霹雳,空堂宛欲腾蛟龙。

摧颓老干出生气,盘屈孤根回曲衷。

劲质何辞霜雪烈,精灵或与风云通。

何来史氏致身录,肆口诬蔑言非公。

宫中老佛既乌有,翠华安得中途逢。

晚死差为十族计,耿耿何愧诸公忠。

摩挲独叹后凋节,惨淡如见孤臣容。

南枝苍苍鄂王墓,黛色郁郁丞相宫。

爱惜亦期人勿伐,萧条却恨时难同。

飘然时危一老翁,不忘祖德干戈中。

手携画卷命题句,忠魂劲节相交融。

危时永忆栋梁器,大材不藉丹青功。

森然寒气入诗骨,笔端谡谡来长风。

形式: 古风

端午日同严秋樵劳巽卿袁孝宰南观饮酒

鲥鱼出水菖蒲长,松陵江上逢端阳。

龙舟竞渡事萧瑟,廉纤细雨僧堂凉。

王瓜槜李那得致,白芷自袅炉中香。

尚思佳节会良友,荒厨炙酒开蒲觞。

严翁五十饱识字,鬓边白发垂秋霜。

巽卿清疏孝宰静,坐中二妙谁能当。

其余数子各媕雅,议论足令吾军张。

皇天似为慰羁旅,此会难得非寻常。

梅风拂槛助森爽,栀花蕉叶交芬芬。

须臾酒罢客亦起,负手来往循长廊。

默思稚齿过此日,榴花浓压东家墙。

中山进士须似戟,婵娟小妹凝红妆。

纷纷鬼妾与鬼马,杂遝左右相扶将。

堂中悬挂好画手,抱看惊汗流如浆。

西邻姊似斗心巧,停针不绣双鸳鸯。

蒲人艾虎手自缚,为我插鬓驱灾祥。

枇杷累累比金弹,杨梅细核夸先尝。

二十年来讶飘忽,感时触事空自伤。

儿童光景足摸拟,闭目往往游其乡。

洗盏更酌不堪说,恐令四座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慈仁寺谒顾亭林先生祠(其一)

蔓草枯杨断客魂,朅来烟寺阅朝昏。

云霄不傍诸甥贵,涕泪难忘老母言。

短鬓萧疏临易水,长歌慷慨赋夷门。

山头棠树花争发,杜宇声声万古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