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

祭扫原循故,凄凉奈此情。

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

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兵燹之后五年未曾进行墓祭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首句“祭扫原循故”,点明了往昔祭扫的传统,但如今却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凄凉奈此情”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哀痛,将情感推向高潮。

“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如纸灰与泥土,烟柳与清明时节,不仅渲染了祭扫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纸灰随风飘散,象征着逝去的亲人与过去的时光;烟柳在清明时节生长茂盛,既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生命延续的隐喻。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这里运用了“宿草”这一意象,象征着墓地上的草木,它们见证了逝者的存在,同时也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夕阳西下,晚晴之时,斜阳的余晖似乎也在为逝者送行,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宁静。

最后,“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诗人想象远方的孤舟上,有人正因思念而泪流满面,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孤棹客的形象,既是诗人自己情感的投射,也是对所有失去亲人的个体的共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陈鲁斋兄丈

携杖萝岩下,高风羡岸然。

青蓝联旧契,葭莩托良缘。

孰意今把袂,为时未届年。

大风一曲后,遽尔渺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袁柘林小影用其兄香溪韵

潇洒画中人,风怀回出尘。

山林聊写韵,泉石迭为宾。

廿载光阴迅,三生面目真。

披图一想像,应是卧云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其一)

才归沪渎棹,复泛广陵舟。

客地一挥手,青天几处愁。

饥寒身共叹,时业泪交流。

珍重书香旧,秋风再唱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其二)

犹得修定省,灵椿此去安。

频年添发白,千里慰形单。

客惯身忘旅,家贫眷耐寒。

维扬江上见,为我道加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