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庙

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

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罗隐所作,题为《昭明太子庙》,通过对昭明庙的描绘,展现了对昭明太子的崇敬之情。诗中以“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开篇,将昭明庙置于天地之间,形象地描绘出其庄严与宏伟,如同天地间的一道白眉,既突出了庙宇的地理位置之重要,也暗含了昭明太子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两句,则是对昭明太子才华与德行的高度赞扬。这里的“神通”不仅指超凡的智慧和能力,更包含了对昭明太子道德修养的肯定。他不仅在学问上造诣深厚,更以其高尚的品德成为天下的鬼神之师,意味着他在精神层面的影响深远,不仅限于人间,也超越了世俗的界限,触及到超自然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昭明太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昭明庙作为诗中的核心意象,既是历史人物的纪念之地,也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通过描绘庙宇的庄严与昭明太子的崇高,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下山过梅根

岸叶经秋坠晚枝,袅烟凌鬓促征期。

家从泽国谁能问,路在侯门自不知。

但恐老侵多病日,每忧忙过少年时。

可怜江上人堪笑,独倚残阳弄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鸡石

青山隐隐望长溪,独墩无伴只孤栖。

草堂不见娄罗汉,金鸡不向五更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挂剑处

忠贞者必信,所信交道深。

贤哉吴季子,可称莫逆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题延和阁

延和高阁势凌云,轻语犹疑太一闻。

烧尽馀香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