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族兄

布被当年友,嗟君更可怜。

父兄嘉笃志,朋辈羡英年。

早负穿杨誉,终酬折桂缘。

学成宁落后,榜揭果居先。

未对刘蕡策,旋挥祖逖鞭。

裾从彤邸曳,书向石渠编。

仕路方荣进,蛮邦遽斥迁。

瘴生云滃墨,飓起浪掀船。

地僻夷风陋,天遥气候偏。

毒淫那易辟,性命竟难全。

忍死留遗语,含冤入下泉。

行囊题咏在,谪籍姓名蠲。

弱子携家返,轻函载骨还。

九京虽莫作,百韵或堪传。

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

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李昌祺的《挽族兄》是一首深情的挽诗,表达了对亡族兄的哀悼与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族兄的生平事迹和遭遇,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才华横溢的一面。

首联“布被当年友,嗟君更可怜”,以朴素的生活回忆起两人过去的友情,感叹他的不幸遭遇。接着,“父兄嘉笃志,朋辈羡英年”赞扬了族兄坚定的志向和年轻时的才情,暗示他本应有更大的成就。

“早负穿杨誉,终酬折桂缘”借射箭和科举比喻他的才能,遗憾的是未能实现。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他仕途的起伏,既有初时的荣耀,也有突然的贬谪,显示出人生的无常。

“瘴生云滃墨,飓起浪掀船”生动描绘了他在蛮荒之地的艰难生活,恶劣的环境威胁着他的生命。“忍死留遗语,含冤入下泉”表达了他对不公命运的不甘和冤屈。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族兄身后事的关注,虽然他未能长眠故乡,但其才华和精神将通过诗篇得以流传。“勿讶沦殊域,犹能返故阡”寄寓了对族兄灵魂归乡的期盼。

最后,诗人以“试观同谴者,亦有葬乌鸢”结尾,揭示出即使同样遭贬谪,命运多舛,但仍有坚守和希望,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警醒,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挽友人

旧说盘中隐,今为物外仙。

识韩空有梦,交蔺竟无缘。

未论宗支异,还叨阀阅联。

学精多士许,孝笃众人怜。

恬退忘轩冕,沉潜嗜简编。

衣冠推典则,词赋擅清妍。

世历沧桑改,家臻福庆全。

遗荣身自在,占胜地幽偏。

久悟浮生幻,俄随大化迁。

敛裳真逝矣,易箦静萧然。

漫诧骑鲸去,那因化鹤还。

菊轩棋已罢,竹馆榻仍悬。

帘捲风翻帙,窗虚雨慢弦。

游山双屐在,钓濑一竿捐。

雅操超今士,高标慕昔贤。

新祠应得侑,遗稿或堪传。

五桂凌霜秀,丛兰浥露鲜。

年年寒食节,酾酒拜荒阡。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寿某翁

圣代功勋著,天伦乐事专。

位跻三品峻,义笃一门全。

致养惟殚禄,通财不计钱。

永怀乌鸟哺,仍感鹡鸰篇。

萱草幽丛秀,棠花旧蒂连。

冰盘鱼味美,綵服雁行联。

祥柰宁烦守,肱衾且用眠。

老亲欣未耄,难弟爱弥坚。

茵褥重重榻,埙篪秩秩筵。

寿觞更跪劝,猎骑并驱还。

橘堕犹怀陆,荆分谩笑田。

侯封应有待,舆论谅无偏。

遐算慈闱健,同心贵介贤。

雄文书盛美,燕许笔如椽。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山水图

别业在圆塘,无邻傍草堂。

瀰漫新水阔,远近好山苍。

树密松依桧,林幽柘混桑。

颇同严子濑,仍似杜陵庄。

桥峻妨游屐,溪回隐钓航。

鸟声春昼永,花气午风凉。

把卷潜心玩,逢疑著意详。

讵容便水石,未可薄轩裳。

愧我身空老,怜生力致强。

闲情虽足适,壮志会须偿。

尊府当朝贵,佳儿嗣世良。

夺魁期接武,涧壑有辉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遐龄十景(其一)遐龄仙境

西山秀矗碧芙蓉,浩劫天真宅此中。

飞瀑倒悬清洒雪,层峦远耸翠摩空。

珠林有树皆栖鹤,玉涧无泓不蛰龙。

列缺蜚廉皆拥卫,綵云长绕万株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