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根判耦得无差,春对夭桃夏对瓜。
此岂轻浮閒果子,白花亦复胜红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美好事物无条件欣赏的态度。"仙根判耦得无差",意味着仙草的根茎分辨无所不周到,暗示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春对夭桃夏对瓜"则是说春天有早熟的桃子,夏天有成熟的瓜,这两者都是季节更迭中的美好。
接着的"此岂轻浮閒果子"表明这些自然界中生长的果实并非浅薄无谓之物,而是值得我们深深欣赏。最后"白花亦复胜红花"则提出了一个颇具哲理的问题,即是否只有红色才是美好的象征,还是同样平凡的白花也有其独特的美丽。这句话挑战了传统上对颜色的偏见,也反映出诗人对美的宽广视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探讨生命中的价值和美学的多样性。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青荷叶伞茜裙红,随母归宁省外翁。
莫笑梳装未京样,兵馀犹见太平风。
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
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赝称呼。
燕忙莺懒听芳词,忆醉西湖画舫时。
山墅不知春早晚,隔墙数点堕书帷。
海门山到富春山,碍石冲沙水几湾。
不是此江故盘屈,雪涛何得诧吴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