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换却人间色界尘,千林别作一家春。
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
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
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独享春色的情怀。
"换却人间色界尘"一句,以“换却”二字开篇,既表明诗人的决心,也点出了他对于尘世俗务的超然态度。"千林别作一家春"则是对这种超脱状态下的美好感受的描绘,"千林"象征着广袤无垠的自然界,而"一家春"则暗示了诗人独自享有的这份春色。
接下来的两句"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中,“风姨”、“月姊”等拟人化的表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温馨,同时也突出了雪后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絮”和“银”,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轻盈、月光清冷的场景,而且以白色为主导,营造出一种纯净无瑕的意境。
"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这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心理状态,再次强调了其超然世俗、独立自我的情怀。"曳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悠闲步态,而"闭门高卧"则是对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两句"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中,“群玉山”、“瑶台贝阙”等名词,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通过“似与”二字,诗人将自己的居所与仙境相提并论,进一步强化了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神仙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雪为媒,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高洁自守的情怀。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纯净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东山林壑自盘旋,健步翩翩似壮年。
退不求名如避世,清而寡欲可成仙。
悬知身外浑无事,不羡壶中别有天。
珍重与君频问信,二松遗爱满脩川。
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
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
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
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踏破苍苔马有声,百金一诺不寒盟。
挥犀议论高流辈,落笔典刑追老成。
犯雪方知松节直,截河不变济流清。
论交独许吾同调,翻覆从渠自世情。
未暖柳梢绿,已暖花梢红。
胸次有天和,本与春意同。
士戒溺于欲,物忌居其雄。
西山有理窟,一室惟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