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

山鸡栖罢乌啼树。迎人烧尽柑红炬。复钥下铜鱼。

车前一幰除。褥花尝对缝。羞见双鸳控。

渐减玉炉烟。人眠故未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菩萨蛮·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夜景。首句“山鸡栖罢乌啼树”,以山鸡归巢和乌鸦鸣叫渲染夜晚的降临,展现了自然界的交替更迭。接着,“迎人烧尽柑红炬”暗示了有人归来,点燃了柑橘做的红烛,照亮了归途,但又暗含着孤独与期待。

“复钥下铜鱼,车前一幰除”描绘了车马的静止,铜鱼声(可能指门环声)和车帷的放下,显示出主人的私密空间被悄然打开,可能是在等待重要的人物或心情复杂。

“褥花尝对缝,羞见双鸳控”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可能是女子在为心上人缝制衣物,看到鸳鸯图案时不禁感到害羞,流露出对爱情的微妙情感。

最后两句“渐减玉炉烟,人眠故未眠”,通过玉炉香逐渐消散,暗示主人公深夜未眠,可能是因为思念太深,即使对方已经入睡,她仍难以入眠,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夜中的寂寞与期待,以及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三)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锦带约桑钩。

使君南陌头。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四)

轻雷鹿鹿宫车转。晚凉偷弄邠王管。双甲小蠀蛦。

黄鹂处处啼。春风吹欲遍。尽作西清怨。

暗里换歌头。伊州似石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五)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坞暗相通。

新花隔几重。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六)

日黄不上妆山面,露圆难缀珠帘线。

种得郁金花,将来浸木瓜。

枕屏山六扇,上有江南岸。

岸尽是吴关,关前人未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