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三)

早欲巢衡霍,匪为欣其名。

上有金简峰,犹存神禹文。

又欲历泰山,不辞路险艰。

日观凌苍苍,可以抚朝暾。

朝暾旋赫赫,洗耀出咸池。

流光荡八表,穹谷无不辉。

绵历亿万祀,玄云无蔽亏。

人欲天不违,胡为长盱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的《杂诗(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早欲巢衡霍,匪为欣其名”,诗人表达了自己早就有隐居于衡山和霍山的愿望,并非单纯为了追求名声。接下来,“上有金简峰,犹存神禹文”描绘了金简峰上留存着古代圣贤的遗迹,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又欲历泰山,不辞路险艰”则展现了诗人对征服自然、挑战困难的决心。接着,“日观凌苍苍,可以抚朝暾”描述了在泰山之巅,面对苍茫的天空,诗人能够触摸到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朝暾旋赫赫,洗耀出咸池”描绘了朝阳升起时的壮丽景象,仿佛从咸池中洗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流光荡八表,穹谷无不辉”进一步强调了阳光普照大地,连最深的山谷也沐浴在光辉之中,寓意着真理与美好能触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绵历亿万祀,玄云无蔽亏”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自然规律的不变,即使经历了无数岁月,天空中的乌云也无法遮挡阳光。“人欲天不违,胡为长盱睢”则是诗人对人类行为与自然法则关系的反思,提出人们不应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将徒劳无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358)

胡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四)

沈湎事诗书,回回起忧叹。

忧叹何嗟及,缅思古姬旦。

吐食意已殷,执贽何缱绻。

山高不谢壤,海深纳澌漫。

澌漫既无遗,何况江与汉。

千秋长已矣,梦寐见颜面。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五)

汉家奕叶盛,弼亮建豪英。

魏其一引疾,武安扬嘉声。

悲哉声利子,得气何骄盈。

巍甍迫象纬,曲旃罗前楹。

除吏倾人主,襜褕入宫庭。

恨恨杯酒间,两贤一朝倾。

剉蘖方染黄,须臾变丹青。

对面扬洪波,千载讵能平。

董生求仁义,谁为钦其名。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六)

巢父傲帝尧,季札轻其国。

胡为世俗人,刀锥动颜色。

辟如群狙公,朝三不自得。

斯人之相远,何啻千与亿。

不自临嵩少,安能小陵丘。

蜥蜴舞行潦,鼓舌讥潜虬。

彼此殊趋舍,是非不相谋。

斗筲自营为,焉用反谤尤。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七)

薄游写烦襟,驱驾欲焉之。

朝登千仞冈,延瞩颍水湄。

颍水不可游,改马莘野驰。

路逢一老叟,秉耒适东菑。

我见问津途,拱立于路岐。

頫首但耘薅,鸣鸟相追随。

却略再拜问,逌尔指中逵。

咄咄浊世子,谁能测其微。

我马何虺隤,泪下不能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