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步出林东过水西,可人不见思如迷。
晓风偏妒墙头杏,吹尽胭脂污作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情感体验与细腻观察。首句“步出林东过水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的行踪,从林东至水西,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感。接着,“可人不见思如迷”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思念的对象虽未直接点明,但通过“可人”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这种思念之情仿佛让人迷失在情感的迷雾之中。
“晓风偏妒墙头杏,吹尽胭脂污作泥。”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早晨的微风似乎有意无意地吹向墙头的杏花,将它们的美丽花瓣吹落,化为泥土。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风以情感,同时也借杏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诗人内心因思念而产生的哀愁。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手织纹罗始落机,便将裁剪作郎衣。
衣成却惜与郎著,著时恐带酒痕归。
一片如水青铜镜,懒教拂拭任昏沉。
只为妾颜憔悴甚,照时分晓易伤心。
挂网山前秋气深,斜风细雨思难禁。
清溪曲曲空如画,不状愁人此段心。
乾坤氛气日苍黄,南北干戈恣扰攘。
安得强弓三万手,向空著矢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