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田家杂兴五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面。首句“竹外四三家”,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竹林环绕的农舍,展现出乡村的疏落而恬静。接下来的“通江径路斜”则暗示了地理位置临近江边,道路蜿蜒,富有自然之趣。
“得钱新买犊,就水屡移车”两句,通过农民用赚来的钱购置小牛,以及频繁地灌溉农田的动作,展示了农事的繁忙和农家生活的实在。这里的“犊”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屡移车”则体现出农夫的勤劳和对土地的热爱。
“稚子晴探椹,荆妻早种瓜”描绘了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小孩子在晴朗的日子好奇地寻找桑葚,而妻子则早早开始种植瓜果,体现了农村家庭的和谐与勤劳。
最后一句“日高初饱饭,种火去烧畬”描绘了农人午后吃饱饭后,开始进行烧荒的工作,为春耕做准备。这既是对农事活动的生动写照,也暗含了农人顺应时节、辛勤耕耘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家生活的日常琐碎,流露出浓厚的田园诗意,表达了诗人对朴素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