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上诗

纡回岩径转嵯峨,笑问蛮家第几窠。

入市每衣芒木布,出门时唱浪花歌。

峒丁惯筈歼狐矢,獞女能抛织贝梭。

墟散尽投归路去,断烟半陇罥荒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远地区墟市的景象与居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首句“纡回岩径转嵯峨”,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山势险峻,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偏远与自然环境的恶劣。接着,“笑问蛮家第几窠”一句,通过一个轻松的对话场景,展现了当地居民的淳朴与友好,仿佛在询问某个特定的家庭或地点,营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

“入市每衣芒木布,出门时唱浪花歌”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两个侧面:他们进入市场时穿着由芒草和木布制成的朴素衣物,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出门时则唱着轻快的“浪花歌”,展现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生活的热爱。

“峒丁惯筈歼狐矢,獞女能抛织贝梭”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边疆地区的独特文化和技能。峒丁(可能指当地男性居民)擅长使用箭矢猎杀狐狸,展现了一种生存技能和勇敢精神;而獞女(可能指当地女性居民)则擅长编织,使用贝类作为装饰品,体现了她们的手工技艺和审美情趣。

最后,“墟散尽投归路去,断烟半陇罥荒萝”描绘了墟市散去后的情景,人们各自踏上回家的路途,墟市上留下的只有断断续续的炊烟和被荒萝缠绕的田野。这一幕既展现了边远地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人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墟市及其居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人文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切关注与赞美。

收录诗词(1)

魏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登滕王阁

江上春归思渺然,危栏百尺瞰寒烟。

美人南国销芳草,帝子东风怨杜鹃。

半岭孤云衔落照,一帆远水净浮天。

月明十二楼头曲,夜夜吹萧到客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匡山晓霁

绝胜匡山晓翠浓,莲花千瓣劈芙蓉。

石门曙色开仙掌,南岭天星落寺钟。

赤日射潮遥辨海,红云拥帝下连峰。

东林屐齿浑难禁,徙倚江干拄短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怀张子达伯仲

泽畔相思梦卜居,故人兄弟近何如。

天边黄叶新供眺,屋里青山好著书。

江口月明猿啸夜,荆门霜落蟹肥初。

再来剡曲堪乘兴,畏尔淹留逼岁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薛侍御出按贵州便道归云南省觐

绣衣持节出长安,南入牂牁路万盘。

重箐湿云常欲雨,点苍晴雪不知寒。

登车自埽豺狼迹,遇客争弹獬豸冠。

遥忆树头新酒熟,刺桐花下正承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