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书

汉公事业比阿衡,纯用诗书致太平。

它日何人颂功德,至今嘲笑亦诸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读汉书》是宋代诗人鲍慎由所作,通过对比汉公与阿衡的治国理念和方法,表达了对汉公以诗书为本,追求天下太平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评价的反思,指出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往往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解读。

首句“汉公事业比阿衡”,将汉公与阿衡进行对比,暗示汉公的治国有其独特之处。阿衡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相,此处用以象征历史上著名的治国能手。通过比较,诗人强调了汉公不同于传统治国者的风格。

次句“纯用诗书致太平”,点明了汉公治理国家的方法——依靠诗书典籍,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反映了诗人对汉公治国理念的高度认同,认为通过道德教化和文化熏陶可以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后两句“它日何人颂功德,至今嘲笑亦诸生”,则转向对历史评价的思考。诗人提出疑问:未来的某一天,会有谁来歌颂汉公的功德?同时,也讽刺了当下对汉公的嘲笑态度,暗示这种嘲笑可能源于对历史理解的偏颇或时代的局限性。通过这样的反问,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评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后世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汉公治国理念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历史评价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收录诗词(10)

鲍慎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万卷堆中种眼花,睡魔亦厌夜深茶。

平生不草长门赋,岂有黄金送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曾子开

白发波波尚问津,可嗟志业在经纶。

十年于此才三见,四海如公复几人。

虎穴功名劳唾掌,醉乡风月且藏身。

平安欲问无来使,何处荒山野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郑公华自朐山邻舟行

舟行有后先,相去能几许。

铿轰金鼓声,见面不得语。

水花来幽香,岸柳过疏雨。

登舻各乘风,解帆会联浦。

闲携小龙团,睡起就君煮。

形式: 古风

句(其一)

三白岁可期,一饱分已定。

形式: 押[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