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阅江楼

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

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

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

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

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

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

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

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

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

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

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

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州阅江楼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牂牁之江千里来,羚羊峡口一线开”,以牂牁江的浩渺与羚羊峡的狭窄对比,展现了江水的磅礴气势。接着“长波鼓荡气不泄,沙边吼怒成风雷”两句,通过波浪的鼓荡和沙岸的吼声,生动地描绘了江面的动态美,仿佛能听到风雷般的轰鸣。

“五月六月西潦至,端州古城昼常闭”描述了洪水季节的到来,使得端州古城在白天也常常关闭,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而“即今水落洲渚高,急流尚作奔扬势”则展示了洪水退去后,江水依然保持其奔腾之势,展现了水的坚韧与活力。

接下来,“谁飞杰构临江隈,下有孤石名嵩台”两句,转向对阅江楼的描写,点出其位置于江边,下方有名为嵩台的孤石。随后,“崇基峥嵘山岳立,古榕诘屈蛟螭回”描绘了阅江楼的雄伟与周围环境的生动,山岳般的基座,弯曲的古榕树仿佛蛟龙盘绕。

“百道文窗浮木末,四楼角立何轩豁”表现了楼内结构的复杂与开阔,百道文窗映照着树木的顶端,四角的高楼显得格外宽敞明亮。最后,“曲阁周流复道长,高廊四注空阶阔”进一步描绘了楼内的空间布局,曲折的走廊、复式的通道以及宽阔的高廊,展现了建筑的精巧与宏伟。

“犹忆登楼发尚髫,楼前亲见海龙朝。万乘旌旗屯北郭,千官车马聚寒潮”回忆了作者年轻时登楼的情景,以及楼前壮观的景象,那时皇帝的仪仗队驻扎在北郭,官员们的车辆聚集在寒冷的潮水中。这不仅体现了阅江楼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二十年来重系舸,泪滴阑干独愁我”表达了作者二十年后再次回到这里的心情,泪水滑落在栏杆上,独自一人感到忧愁。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白云飞尽苍梧深,满目寒山日西堕”以白云散尽、苍梧深远、满眼寒山、夕阳西下的景象,收束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端州阅江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文化的深厚,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赠别陈季长

白玉有美不自言,陈生虽讷何温温。

天球大贝在高阁,见之使我惭轻薄。

问君何来东海滨,蓬莱宫阙浮金银。

峨冠仙人挟龙杖,高步绰约行青云。

觞倾松花大笑起,挥手三招鲁连子。

丈夫济世有苦心,安用辛勤求不死。

回车万里趋南极,神州九点秋烟黑。

离家有子正孩提,发白身长不相识。

夜梦三山芳草春,挂帆辞我别愁新。

重来肯料相见否,尹也东西南北人。

形式: 古风

送程周量起复入都

英英江上云,浩浩江中水。

水流日下云日高,与君离隔情如此。

无钱沽酒赠君别,就君醉饮清歌发。

庭前乍响金风初,碧树离离照新月。

新月西飞向沧海,海中老蚌含光怪。

珊瑚枝长犀有纹,南州之宝无君对。

先君门下三千人,就中程子尝冠军。

即今贤达每不乏,野人于汝偏情亲。

二十年间如电扫,旧时游处今荒草。

屈子能争日月光,王裒分守松楸老。

人生出处各有宜,看君高步何崔嵬。

神龙吐气首万物,大鹏整翮盘天池。

往年被命颁新诏,千骑东方年最少。

磨厓手勒泰山碑,把笔醉题尼父庙。

昨者麻衣反南野,江上聚观群拥马。

盛名往往动时人,及见恂恂一儒者。

沧海终为百谷王,如君气度谁能量。

从此一抔封已毕,报恩身健日偏长。

形式: 古风

寿姚香山熙止

英雄之才久不作,汗简丹青殊寂寞。

君侯飞盖自北来,玉面虬须照南国。

香山孤城在海岛,高舶如山浪如岳。

挥鞭一指招曰来,群盗如麻皆面缚。

虎饱则伏鹰饱飞,千钧弩为鼷发机。

发踪指示略未毕,剧贼已落千重围。

孤城许许吹霜角,君侯左佩莲花锷。

马前亲系叛人头,秋日俘归五羊郭。

能擒能纵古所难,况君生长从儒门。

大兄雄武冠宇内,介弟补衮居言官。

天生材气应无匹,射策长安君第一。

繇来豪俊本为民,一令天涯未言屈。

士元不展称凤雏,缝裾虞诩徒区区。

看君不动声与色,万骨欲朽今重肤。

我为此歌进玉斝,祝君之寿寿天下。

太史在朝稗在野,山人不是谀人者。

形式: 古风

送沈甸华归杭州

边沙作霾曀衢陌,行子居人总成客。

五羊城里三见君,匆匆不得论心迹。

君驱高毂日涉野,我倚长竿钓山下。

毛锥不及带刀人,牧马童儿笑儒者。

夜梦西湖春兴生,归艎正月送君行。

大小岭头雪未尽,南北峰高花始明。

花光雪色遥相接,花残雪尽应停楫。

六桥清浅见泥沙,潜虬何处藏鳞鬣。

倒尽今时别酒樽,余亦著书终闭门。

命驾相思何可易,因风书札倘能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