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为山》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对比真山与假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工造物的反思。
首句“累石封泥一饷间”,描绘了人工堆砌石块,用泥土封裹的短暂过程。这里的“一饷间”强调了这一行为的瞬间性,暗示了自然之美的永恒与人工造物的短暂。
次句“层岩叠嶂尽回环”,进一步展示了人工堆砌的山石景观,层层叠叠,仿佛连绵的山峦,环绕着四周。这里运用了“层岩叠嶂”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工堆砌的山石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山峦之美的向往。
接着,“真形惟有山常在”,转折点出现,诗人将目光从人工造物转向自然,强调了自然山川的永恒存在。这里的“真形”指的是真实的自然形态,与前文的人工堆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真实与持久。
最后,“何事徒劳作假山”,诗人发出了对人工造物的反思。他质疑为何花费心思去堆砌假山,而忽视了自然山川的真正价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和对人工造物的审慎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工关系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为山》这首诗通过对人工堆砌山石与自然山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工造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工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