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季节感的画面。首句“竹梢藤蔓冷僧扉”以冷寂的竹梢和藤蔓围绕着僧人的小门,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宁静而孤寂。次句“门外苍松忽减围”进一步描绘门外苍松的疏影,暗示时光流转,冬去春来,松树的绿意减少,显示出季节的变化。
第三句“戚药更谁悲远志”,诗人借问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关切之情,"远志"象征着长久的思念和志向。第四句“摘花犹得访蔷薇”则转为眼前之景,诗人虽然不能与友人相见,但还能欣赏到盛开的蔷薇,聊以慰藉。
第五句“落潮渔艇晚初阁”,描绘了傍晚时分,潮水退去,渔舟归航的情景,画面生动,富有动态感。最后一句“上浦风帆健欲飞”,则以帆船疾驰的形象,寄托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结尾处的“丝管暮年陶写尽,谢公何日复东归”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回顾,以及对陶渊明般隐逸生活的向往,期待有一天能如谢公那样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