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其二)

新醅拍拍玉光浮,挈榼提壶判醉游。

高帽特寻芳树挂,清歌缓共晚云流。

频来信我何拘忌,大胜为官待告休。

日日乘春知未足,翠微还补菊花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春日畅游的画面。首句“新醅拍拍玉光浮”,形象地写出新酿美酒泛着晶莹的光泽,如同玉液在杯中轻轻摇曳。诗人带着酒壶,决定尽情畅饮,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高帽特寻芳树挂”一句,写诗人摘下帽子挂在花树上,展现出洒脱不羁的形象,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接着,“清歌缓共晚云流”描绘出悠扬的歌声随晚风飘荡,与天边的云彩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人强调“频来信我何拘忌”,意指他愿意时常来访,无拘无束,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相较于官场的束缚,他更珍视这种与朋友共度时光的乐趣。“大胜为官待告休”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相比之下,与友人游山玩水更为惬意。

最后两句“日日乘春知未足,翠微还补菊花秋”,诗人感慨春天的美好时光虽然令人留连忘返,但仍期待秋天的到来,那时可以采摘菊花,延续这份闲适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疏离。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三宿虎丘松巢

夕阳系缆有馀辉,入寺登登曲径微。

孤塔白云平鸟背,疏林黄叶映僧衣。

临池吊剑寒泉在,扪石寻题古刻稀。

便欲留诗补三过,眼花灯影不成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与沈工侍时旸登大潮山绝顶

侍郎不到十年馀,拉我松行喜并舆。

客子初疑穿虎豹,僧伽高住自钟鱼。

龙蛇起陆香山近,雕鹗摩天震泽虚。

把酒直从峰绝处,眼空错认是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汎舟横大江

汎舟横大江,流止随西东。

前头望广水,后头望连峰。

客程渺茫茫,行云无旋踪。

霜露沾我衣,览镜饶戚容。

形式: 古风

约客山行先后相失

春山同游不同席,却被青山笑相隔。

村蹊宛转马不进,来者固迟归亦急。

问人云去苦不远,如酌稍延当有及。

空亭鸟下小燕过,秪见残花与残核。

手扪路竹漫刊诗,将记后来君可识。

白云酢汝一杯酒,不问老兵何得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