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其一)

此日谁人肯在家,倾城满意事繁华。

时非上巳不为节,春到牡丹才是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

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此日谁人肯在家”表达了节日里人们出游的兴致,与后文“倾城满意事繁华”相呼应,显示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诗人特意提到并非上巳节,而是牡丹盛开的时节,暗示了春天的主角是那娇艳的牡丹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形象地描绘了湖边女子的美丽,雾气般的秀发和轻盈的身姿在春风中摇曳,而“画轮绣毂道傍车”则展示了贵族或富家子弟乘坐华丽马车出行的景象,增添了富贵气象。

最后两句“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通过儿童无忧无虑地歌唱,反映出人们对春光的陶醉,以至于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整首诗以欢快的氛围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元末明初三月三日湖上春游的盛况。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其二)

此日西湖似曲江,湔裙流水碧淙淙。

谁家妇女不红粉,是处水亭皆绿窗。

白发看花春可数,画船扶醉玉成双。

邦人何哂狂居士,老至关情尚未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汴河怀古

家国承平厌万机,轻乘黄屋出京畿。

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亘古稀。

河畔柳条春自长,苑中萤火夜还飞。

当时九庙躬辞日,肯信龙舟更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涵虚阁

灵岩寺是馆娃宫,霸国风流梦已空。

楚客智穷三谏后,越师戍合五湖中。

佳人已化朝云白,高阁犹涵夕照红。

谁料后千年过此,却凭阑槛数飞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丛玉轩

河东使君竹成癖,落墨满林烟雨新。

雪壁自期留后日,碧纱谁与护轻尘?

百年聚散同残梦,一代风流不数人。

赖是主僧知敬客,不辞骑马到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