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中修撰宠赠之什

声名入洛弟兄传,出拥旌旗老集仙。

挹月珠玑光射海,凌秋雕鹗气横天。

文章落笔元无敌,器宇藏春岂有边。

一见音容聊莞尔,却携樽酒共颓然。

金门曾奏相如赋,水阁重吟杜牧篇。

强驾蹇驴追逸骥,已知霄壤不相连。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名为《次韵子中修撰宠赠之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赞誉与敬仰之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友人声名远播、才华横溢、气度非凡的形象。

首联“声名入洛弟兄传,出拥旌旗老集仙”以“洛阳”象征文化中心,表达了友人在文坛上的影响力,如同兄弟间的传颂一般。同时,“出拥旌旗老集仙”则描绘了友人出仕为官,身着旌旗,老成持重,集于仙班的形象,既显其官场地位,又寓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颔联“挹月珠玑光射海,凌秋雕鹗气横天”运用了“挹月”、“珠玑”、“射海”、“凌秋”、“雕鹗”、“气横天”等意象,分别从视觉、听觉、空间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友人才华横溢、气魄宏大、志向高远的特点。其中,“挹月珠玑光射海”以月光比作友人的才华,光芒四射,照耀大海;“凌秋雕鹗气横天”则以鹰击长空,喻示友人超越世俗,志在高远。

颈联“文章落笔元无敌,器宇藏春岂有边”进一步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与高尚人格。前句“文章落笔元无敌”直接赞扬友人的文章无人能及,后句“器宇藏春岂有边”则以春天的广阔无垠来比喻友人的胸怀与风度,暗示其人格魅力深不可测。

尾联“一见音容聊莞尔,却携樽酒共颓然”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莞尔”(微笑)和“颓然”(放松)的细节,表现了两人之间轻松愉快的氛围。而“金门曾奏相如赋,水阁重吟杜牧篇”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肯定与敬佩。

最后一句“强驾蹇驴追逸骥,已知霄壤不相连”以“蹇驴”(行动不便的驴)与“逸骥”(奔腾的马)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有心追随友人,但因自身条件限制,难以达到其高度,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卓越成就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友人卓越的才华、高尚的人格以及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中修撰塔院题竹

不是集仙来咏竹,更谁能继紫微吟。

看随霜雪终吾老,寄语锄犁勿见侵。

欲把一竿垂直钓,更须十亩广清阴。

萧郎妙笔堪图写,添入蓬莱第几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子中修撰示书有不得同游水晶宫之叹作唐格四韵寄别

西庵吟醉忆君同,忽得新诗思愈工。

下笔捷才如阵马,接人和气似春风。

敬亭姑孰犹为远,庾岭端山更几重。

自叹鹪鹩无健翼,追飞不到水晶宫。

形式: 七言律诗

寄凤凰山张居士

闻君深隐凤凰山,池水相通竹石间。

一念报亲长不断,六经传子胜空閒。

青猿摘果啼兼啸,白鸟穿云去复还。

自愧尘埃行老矣,何时载酒伴酡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永安戴公纯秀才

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

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

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

置酒高台要我醉,却寻陈迹喜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