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胡直秀才下第归南京胄监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胡直虽在科场未得功名,但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与鼓励。
首联“白发科场未得名,乡闾先达半诸生。”描绘了胡直虽已年长,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未能金榜题名,而家乡的前辈大多已取得功名的情景,暗含对胡直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颔联“典文深有披沙恨,失路能无抱玉情。”进一步揭示了胡直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对于典籍中的知识深感遗憾,未能在科举之路上找到出路,内心充满对才华被埋没的不甘。
颈联“夜雨灯窗归上舍,春风花柳别都城。”描述了胡直在夜晚的灯光下苦读,最终回到上舍(古代学府的一种称呼)的情景,以及春天来临,花柳盛开时,他离开繁华都城的景象,既展现了他对学习的执着,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秪今且让诸年少,他日鳌头属老成。”则是对胡直的勉励,表示现在可以暂时让位给年轻一代,但未来属于那些像他这样努力的老成之人。这不仅是对胡直个人的期待,也是对所有追求学问和理想的人的寄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直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坚持梦想、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