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风洞歌

我来天台春已暮,探奇乱踏天台路。

山腰怪石耸嶙峋,虎豹虬龙仅容步。

侧身更向绝顶行,历尽崎岖渐坦平。

危桥尽处有奇窟,耳畔号呼风作声。

山中老人为余说,是名风洞殊奇绝。

吹嘘四序岭头云,解释三伏怀中热。

邀我攀藤入洞中,苍松几树影摩空。

洞前芳草芊芊绿,洞口山花故故红。

乘闲偶坐松阴下,一枕羲皇正潇洒。

倏忽风吹梦渐回,千层碧涧潺湲泻。

长啸一声天地清,洞门人去白云生。

何时重与山人约,不负松风梦里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瑄的《天台风洞歌》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历天台山时的奇妙经历。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山路崎岖、怪石嶙峋的景象,如虎豹虬龙般的险峻,以及山腰间风洞的奇特。诗人侧身攀爬至山顶,感受到风洞带来的四季变换之感,凉爽宜人,仿佛能解三伏暑热。

在洞中,诗人被邀请攀藤深入,见到了苍松参天、芳草翠绿、山花烂漫的景色,显得宁静而悠然。诗人悠闲地坐在松荫下,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享受着羲皇般的逍遥。风声将他从梦境中唤醒,听着山涧流水潺潺,心境更加清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再次造访山洞,与山人共度松风梦境的期待,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

吴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顾行人抱桐先生

精力平生尽典坟,眼中余子日纷纷。

占星绝学推灵宪,解字真源衍《说文》。

载酒花溪双屐雨,摊书松阁半床云。

吟坛簪盍无同辈,每话前游感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过穹窿道院

讨春远过神仙宅,石级盘空蹑白云。

松院鹤归棋未散,花坛月上磬初闻。

巡廊遍读尘墙句,剔藓闲看石碣文。

尚有山阴刘道士,乞书遗教饷鹅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题马和之十八应真卷后

冰绡幻出贝叶纹,南渡侍郎留手痕。

庄严自在应真像,笔尖所到神变存。

境幽林茂果何处,无乃舍卫给孤园。

两两迦陵相对立,半天红射扶桑暾。

一人左右手作印,蒲团跏趺依修樠。

寂默身披安陀会,万年一念忘劳烦。

一人咒钵两龙出,九霄蚴蟉相腾翻。

四人旁观齐仰首,喜者失笑惊者奔。

桥外小亭映深竹,中有一人白佛言。

五禅九定十回向,似将各一疏真源。

昆仑侍儿捧香篆,羯布罗气何氤氲。

花间石榻绿熊褥,一人熟睡无朝昏。

津梁若疲岂神定,何以滋茂精进根。

一人入定等枯木,旁有怪立头如鼋。

胸除诸魔久调服,作此伎俩徒殷殷。

一人持经默自课,庞眉权颊清而敦。

至人不染文字相,三途八难具堪焚。

阿输迦下三人坐,共观图卷相评论。

六种震动证神力,普示阎浮解脱门。

侍儿旁持钵塞莫,心有所悟手自扪。

一人右肩独偏袒,手振锡杖涌慈云。

八万四千母陀臂,遍与一切接引恩。

两人跣足对戏水,水流赴石声潺湲。

惊涛不敢近衣角,化作万道明珠喷。

有时捉出水底月,将来贮向琉璃盆。

献珠龙女凌波立,飘飘委佩从风掀。

云鬟雾鬓态绰约,翩然抗手如鸾骞。

一人棱棱瘦露骨,猛虎弭耳身旁蹲。

情与无情俱已泯,异物可抚同家豚。

昔人作此岂无故,迷途苦海多愁怨。

特开生面留宇宙,凭仗佛力为牵援。

若云诸相本无相,髻成德安胸卐文。

现出檐葡色世界,是空是色谁能分。

沈檀匣盛锦褾裹,宝珠缨鬘垂缤纷。

六时忏悔菩提记,清磬红镫礼世尊。

形式: 古风

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作

明轩洞豁筠帘遮,众宾环堵且勿哗。

东西对垒建旗鼓,圜奁方局无参差。

五岳不动四目动,破灰槁木形神悚。

冥茫淬厉炼心兵,多算少算务持重。

战国纵横术细论,车箱井栏旧谱存。

日月九天黄亦道,风雨八阵死生门。

初投数子绝跬步,中边错落星辰布。

玉滋霞岛冷暖殊,手落纹楸后先互。

俄焉两敌渐纷争,虚堂杀气宵腾腾。

每于袖手旁观暇,如听金戈铁马声。

暗伏明挑先冥索,出入神鬼煎精魄。

九边飞角取远势,一著攻心乃上策。

淮阴将兵信指挥,钜鹿破楚操神机。

鏖战昆阳雷雨击,虎豹股栗屋瓦飞。

鸟道偏师方折挫,余子纷纷尽袒左。

忽讶奇兵天上来,当食不食全局破。

虎斗龙争古战场,嬴颠刘蹶势靡常。

到底输赢归小劫,烂柯人已阅沧桑。

坐隐仙家藉养性,君今海内推棋圣。

奇童争并邺侯称,常势真堪积薪竞。

玄玉文犀照短檠,眼中成败最分明。

夜半局终凉月上,满窗花影覆空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