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

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

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

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

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白鹿山头的云气即将消散,峡门滩下的江水如同雷鸣般汹涌。
原本装在锦囊中的东西已经无用,即使戴着歪斜的席帽,我还是会再次前来。
我自身无法逃脱世俗的束缚,又有谁能轻易摆脱尘世的纷扰。
乘着小船暂且随着牛羊过河,不必追问这是第几次了。

注释

颓:消散。
如雷:形容水势汹涌。
元无用:毫无用处。
嵚崎:形容席帽歪斜。
世俗:社会习俗和常规。
尘埃:尘世的烦恼。
扁舟:小船。
第几回:次数或轮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辛卯年间过西峡渡口时的景象和心境。首句“白鹿山头云欲颓”以白鹿山头的云雾将散未散,暗示时光流转,而“峡门滩下水如雷”则写出滩水汹涌澎湃,如同雷鸣,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气势。接下来,“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或理想的感慨,即使怀才不遇,仍要坚持前行,不因挫折而放弃。

“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尘世纷扰的挣扎,他承认自己无法完全逃离世俗的束缚。最后一句“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以轻舟过江的画面,寄寓着随波逐流、看淡过往之意,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成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色和自身的经历,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起伏的豁达与坚韧。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仙致政王修职挽词

晦德香泉下,秋风知几回。

襟怀如阮达,门阀自唐来。

立马曾交语,寒蛩重一哀。

生前双锦轴,亦足慰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陈文焕秀才所宅近市凭楼一望西山宛然堕几案中县之豪隽唱酬不下数十百篇野人后来承听许不必次韵故为之赋一首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

近晚市声合,疏帘野意生。

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陈仲罕母挽词

橘林霜后欲寒天,多记陶家作客年。

碧水青山如昨日,白云红旐是新阡。

鸤鸠七子母恩重,寡鹄孤巢妇德贤。

最苦哀箫老松下,漫漫瞿麦雪平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陈伯顺夫妇挽词

晴春相见未多时,忽叹霜芜雪屋非。

僵瑟楼前方悼往,吹箫台下竟同归。

读书历历向秋树,织锦悠悠空晓机。

须信人间伉俪重,生年死日不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