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
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
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目为《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四)》。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昨日宴会之地如今被稻穗覆盖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他感慨昔日的欢宴已不再,寓言中的凶兆——鵩鸟与毒蛇,象征着死亡和不幸,表达了对裴吴二位直讲的哀悼之情。
诗人感叹自己并无越人那样的长生之术,无法阻止朋友的离世,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深深惋惜。最后,他预感到明日东城的道路上,将响起悲凉的胡笳声,那是对逝者离去的哀歌,也预示着自己的悲凉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环境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
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亭亭千古质,曾是念征夫。
一作山头石,畏看天际途。
犹如托萝蔓,不似采蘼芜。
时有江云近,仙衣挂六铢。
似畏群芳妒,先春发故林。
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
不道东风远,应悲上苑深。
南枝已零落,羌笛寄馀音。
已先群木得春色,不与杏花为比红。
薄薄远香来涧谷,疏疏寒影近房栊。
全枝恶折憎邻女,短笛横吹怨楚童。
坠萼谁将呵在鬓,蕊残金粟上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