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沁园春·黄鹤楼》,由清代诗人史惟圆所作,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
首句“万里澄波,汉耶江耶,登临快哉”,以辽阔的江水起笔,引出登楼之人的愉悦心情。接着,“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云层的动态与窗户的开阔,展现出黄鹤楼的高耸与视野的广阔。
“作赋祢生,题诗崔颢,占得人间几许才”,借古人之名,赞美黄鹤楼吸引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佳作,彰显其文化魅力。“都休问,怕苍茫吊古,触绪生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引人深思。
“仙踪一去难回。任几度、人民换劫杰”,感叹仙人已逝,人事更迭,黄鹤楼依旧矗立,见证着世事变迁。“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通过对比东西两地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黄鹤楼的历史氛围。
“倚槛多时,凭阑竟日,玉笛何人又《落梅》”,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倚靠栏杆,凝视远方,耳边响起悠扬的《落梅》笛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意境。“斜阳外,望凌空孤鹤,为我重来”,以夕阳与孤鹤的形象收尾,寓意深远,寄托了诗人对黄鹤楼以及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