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苏新男司训(其一)

瘴海聊归骨,家山尚旅魂。

问程指绿水,行哭向青门。

宦薄身同弃,人亡道不尊。

从来生死地,交谊不须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瘴海聊归骨”,以“瘴海”象征逝者生前经历的艰难困苦,归骨则暗示生命的终结,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接着,“家山尚旅魂”一句,将逝者魂魄与家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的牵挂与思念。

“问程指绿水,行哭向青门。”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绿水代表清澈的河流,青门则是古代长安城的东门,这里用以指代逝者前往另一个世界的路途。行哭则形象地展现了送行者在逝者离去时的悲伤与不舍。

“宦薄身同弃,人亡道不尊。”这两句揭示了对逝者生前遭遇的感慨。宦薄意为官场地位低微,身同弃则暗示了社会地位的被忽视或遗弃;人亡道不尊,则表达了对逝者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尊敬与怀念,即使人已逝去,其高尚品德依然受到推崇。

最后一句“从来生死地,交谊不须论。”总结全诗,强调了生死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不应被评判或计较。这句话体现了对逝者深厚情感的尊重,以及对友情价值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寓意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苏新男司训(其二)

鹏翮志犹壮,蝇头帙已陈。

可怜贫到骨,未免死资人。

丹旐朱厓道,青刍碧海滨。

潸然一相送,不觉已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同彭蒋二寅丈五里亭值雨入白衣庵礼大士(其一)

冠盖纷衢路,停舆叩净关。

慈云方覆径,法雨乍弥山。

施食禽忘怖,衔花鹿共閒。

犹然牵物役,到此愧尘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同彭蒋二寅丈五里亭值雨入白衣庵礼大士(其二)

一饭依香积,千花散卜林。

次寻忙处息,聊以幻调心。

铎响摇空砌,潮声吼海浔。

闻思路已绝,因悟观世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答自珍病中见

闭门缘避客,简出似怀疴。

拾翠谁同伴,听莺独寤歌。

三春行尽矣,一醉奈愁何。

为问青郊道,芳菲几许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