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听袁伯长琴

秋风吹碎江南树,石床自听流水。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馀音犹在耳。

有谁识、醉翁深意。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

客里。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

杏老古坛荒,把凄凉空指。心尘聊更洗。

傍何处、竹边松底。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这首词作《徵招》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通过对秋风、流水、别鹤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深沉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首句“秋风吹碎江南树”,便设定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秋风不仅象征着季节更迭,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接着“石床自听流水”则描绘出诗人独处一隅,聆听溪水之声的情景,这种静谧的画面中蕴含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别鹤不归来,引悲风千里”,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和孤寂,诗人通过鹤的离去,表达了自己对亲友、故土无法忘怀的情感。这种情感随着秋风传递,显得愈加深沉。

“馀音犹在耳,有谁识、醉翁深意”则是诗人自问自答,试图寻找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人。在这里,“醉翁”可能是诗人自己的一个化身,即便是醉酒也难以忘却内心的忧伤。

“去国情怀,草枯沙远,尚鸣山鬼。客里。可消忧,人间世、寥寥几年无此。”这些句子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即便是在异乡,也难以用任何方式来消解这种情怀。这里的“寥寥几年”更强化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杏老古坛荒, 把凄凉空指。”则通过对古旧坛场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味。诗人的手指似乎在空中画出一种凄凉的图景。

最后,“心尘聊更洗。傍何处、竹边松底。共良夜,白月纷纷,领一天清气。”诗人试图通过洗涤心灵来暂时忘却忧愁,但这种努力似乎也只能是短暂的。在这样一个良宵之夜,与自然共享清新的空气,可能是诗人唯一能够获得片刻安宁的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怀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徵招.答仇山村见寄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

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

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

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知几度、剪灯窗小。

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形式: 词牌: 徵招

蝶恋花(其一)赠杨柔卿

颇爱杨琼妆淡注。犹理螺鬟,扰扰松云聚。

两剪秋痕流不去。佯羞却把周郎顾。

欲诉闲愁无说处。几过莺帘,听得间关语。

昨夜月明香暗度。相思忽到梅花树。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山茶

花占枝头忺日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

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抹微酣醉。

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

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邵平种瓜

秦地瓜分侯已故。不学渊明,种秫辞归去。

薄有田园还种取。养成碧玉甘如许。

卜隐青门真得趣。蕙帐空闲,鹤怨来何暮。

莫说蜗名催及戍。长安城下锄烟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