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和史樵云春兴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时事的感慨。首句“爱此江山几上青”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深深眷恋,"青"字既描绘了山色的青翠,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次句“故辞城郭到林坰”,通过“辞”和“到”两个动作,传达出诗人离开喧嚣城市,投身于野外宁静生活的决心。
“济时难作随龙雨,渐老无过先日星”两句,诗人感叹自己难以像及时雨般为国家或人民带来救助,随着年华老去,只能如过往星辰般默默无闻。这里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无奈和自我反思。
“牛角悲歌非宁戚,鹿裘孤坐且瞿硎”运用典故,宁戚是春秋时期以唱歌求仕的贤者,诗人自比为宁戚,但感叹自己的歌声不再能引起共鸣;“鹿裘”出自《论语》,形容隐居生活,诗人独自一人,穿着鹿皮衣,心境孤独,但仍坚守自我,寻求内心平静。
最后两句“凤凰若解鸣当世,却向溪头洗耳听”,凤凰象征着贤者,诗人期待凤凰能发出醒世之音,如果真有此日,他愿在溪边静心倾听,表明他对贤人出现、社会变革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现实的批判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