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

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

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

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

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

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之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深感慨。首句“华月升高檐”以明亮的月亮升起象征着岁月如梭,而“广除步靡靡”则表达了诗人步履沉重,心情抑郁。接下来,“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忧虑的累积。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离家远游,道路充满艰辛,“轨路多荆枳”,暗示了旅途中的困苦。“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则寓言了经历挫折后返回故乡的无奈与感慨。诗人还提及了家中贫困的生活状态,如“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以及家庭的困境,如“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诗人深感母亲的辛劳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表达出对母亲的愧疚和自责。生活的困苦使他意识到自己年岁已高,“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却一事无成。最后两句“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更是流露出对命运无望的绝望情绪,表达了诗人深深的自我质疑和对生命的厌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二)

遄死复何恨,頫仰若有牵。

陟岾履宿草,背养已十年。

高圹良可营,屡空徒迁延。

巢中有三雏,参差齐父肩。

无食又无衣,抱影各孑然。

久凋王生柏,未见原公阡。

何有禽庆约,期了向平缘。

咄咄计安出,有泪如流泉。

况乃鲜兄弟,焭焭殊可怜。

但苦严霜飞,何知华月圆。

泌水衡门下,且草子云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何都尉之汀漳

何生少精悍,持已能不泄。

孙吴一万言,澜翻在其舌。

三谒明光宫,曾进治安说。

结束趋辕门,老将同为列。

班生笔已投,终军繻久裂。

量移守闽峤,鼓行向毒热。

封狐吐妖氛,长鲸喷晴雪。

海色多溟濛,将星独昭澈。

不然守乐土,何以见奇节。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述怀寄高邮贾生

昔与子周旋,揽镜头俱黑。

今与子别离,鬓边丝堪织。

黄鹄畏网罗,紫燕悲伏枥。

自顾无蛾眉,众女空见嫉。

执戟杨子居,门卒梅生职。

迟回陟羊肠,踟蹰弃鸡肋。

徒步出北门,雨雪霏霏湿。

偶逢淮海人,问子近消息。

惆怅吊长沙,贾生在胸臆。

形式: 古风

送客之楚

草木黄且落,陂冈纵复横。

飒飒阴风吹,繁条折不鸣。

迢递暮山上,日没寒云生。

去鲁非其志,游梁竟无成。

栖栖何所之,言涉湘与衡。

还将送君泪,寄吊古屈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