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明室杂诗(其十七)

人生忧患间,非病即惊老。

神意固有馀,形骸难久好。

白日去堂堂,悲叹迹如扫。

赴此百年期,终须一日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慨,认为人在一生中充满了忧虑和困顿,无论是疾病还是岁月催人老去,都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诗中提到"神意固有馀",虽然精神上可能有所寄托或坚韧,但肉体的衰老却是无法抵抗的自然规律。"白日去堂堂"象征着时光无情流逝,每一天都在悄无声息中消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悲叹。诗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悲叹迹如扫",感叹过去的时光如尘埃般一扫而过。最后,诗人面对人生的百年期限,明白终有一天会面临死亡,因此珍惜当下,希望能在有限的日子里找到安宁与保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寓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沈尹默作为清末近现代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简洁而富有哲理,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人生困境的反思。

收录诗词(234)

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明室杂诗(其十八)

霜风惊草木,叶落还归根。

流水赴大壑,不复顾其源。

此自何得丧,百虑煎精魂。

悠游可卒岁,世事难具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秋明室杂诗(其十九)

西风飘落叶,哀蝉噤无声。

严霜杀百草,唧唧寒螀鸣。

岂不感气候,而能持素情。

微物有如此,因之念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明室杂诗(其二十)

风前芙蓉花,既开卷始落。

霜下黄金英,枝头乾灼灼。

春红岂不好,分飞意落漠。

生死还相保,感念平生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秋明室杂诗(其二十一)

夜雨怨巴山,巴山那得知!

巴山常夜雨,未异从来时。

悠悠古人心,沈沈今日思。

且莫论古今,但咏西窗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