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丙午除夕,泊舟洞庭湖鹿角,书所见

又嬉春画鼓,迎岁绣幡,半湖灯舫相倚。

响竹惊鸦,素波泛蚁。草草辛盘风味。

六博酣歌,判教忘了,征途憔悴。

任远空、一抹烟痕,冷却君山眉翠。乘兴船窗更启。

待桃符句索,彩毫闲试。

奈天角孤云,尚隔故园千里。吟香旧、馆玉笺谁寄。

几日新韶弹指。嘱好梦、今夜先归,看取梅花开未。

形式: 词牌: 望湘人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周之琦的《望湘人·丙午除夕,泊舟洞庭湖鹿角,书所见》描绘了除夕之夜在洞庭湖上的情景。词的开头通过“春画鼓”、“绣幡”和“灯舫”,展现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和湖面的华美景象。接着,“响竹惊鸦”和“素波泛蚁”则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生动。

词中“草草辛盘风味”表达了对家乡菜肴的怀念,而“六博酣歌”则反映出人们在欢庆中暂时忘却旅途疲惫。然而,“征途憔悴”又透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远处君山的“烟痕”和“冷却”的翠色,象征着词人对故乡的遥想和思念。

“乘兴船窗更启”表达出词人想要借船窗欣赏美景,期待能从诗句中寻找慰藉。“奈天角孤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词人与故乡的距离。他感叹“彩毫闲试”无人寄送,表达了对亲朋的思念和无法传递的情感。

词的结尾,词人期盼在梦中先归,以期“看取梅花开未”,寓意着对春天和团圆的深深期盼。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出浓厚的除夕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岳州元日

双桨催程,半帆借泊,危楼高倚层云。

风光自好,暮景仍斜,禁他箫鼓千门。窗隙流尘。

但屠苏送老,醽醁悽魂。波泛碧鳞鳞。

有天涯、诗句怀人。

念珠络藏香,绣檀携枕,归舟曾系兰津。

昙花空外影,总飘然、残梦无痕。欲话前因。

应恨敛、湘娥翠颦。掩孤篷,休教字写宜春。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西子妆慢

帆角低垂,船舷侧转,借得横斜风势。

画桡容易送轻航,问终朝、乱流何意。骑危漫拟。

称倦客、闲眠偎被。荡吟魂,笑雨云翻覆,浮生如寄。

人间世。行止由天,斗捷非吾事。

巧心妍手任营营,但忘机、狎鸥久矣。乌竿志喜。

看綄羽、飘摇北指。劝长年,好去摊钱浪里。

形式: 词牌: 西子妆

蓦山溪.汉口三宿,灯市喧闻,殊有春意

晴川黄鹤,与我周旋久。

天外一帆风,破馀寒、轻装来又。

箫声吹暖,刚是上元时,青嶂月,锦街灯,夜色明于昼。

刘郎重到,往事休回首。

冷落旧巢痕,想依然、燕支红透。

桃花开早,何处媚芳春,迎过舫、送归鞍,不及长亭柳。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最高楼

黄尘里,村墅半榛芜。且幸见吾庐。

春风拂面馀寒在,晨星偻指故交疏。

问家中,猿与鹤,近何如。也不为、柴桑三径菊。

也不为、淇园千亩竹。衰病体、愧簪裾。

坐忘只合匡床倚,行吟仍怯短筇扶。

且安心,重补读,少时书。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