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月中行·闻筝》由清代诗人唐芑所作,描绘了在月光下的筝声之美,以及筝声引发的思绪与情感。
首先,“坐残断续丽谯钟”,描述了时间的流逝,钟声断续,暗示夜晚的深沉。接着,“霜月媚帘栊”一句,将月色比作媚态,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月光如霜般洒落,使得帘栊(窗帘)也显得格外柔和美丽。
“秦筝巧按小墙东”,点明了演奏的乐器是秦筝,并且在小墙东侧进行。这里的“巧按”不仅指技艺高超,也暗示了演奏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投入。“曲度六么红”,提到的是筝曲的名称,六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乐曲之一,这里用来形容筝曲的美妙和热烈。
接下来,“想夫银甲谁言冷,轻拨似莺舌潜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的技艺。银甲是指筝弦上用于按压弦线的工具,通常由银制成,这里用以形容其质感与演奏时的温度感。轻拨筝弦,如同莺舌般细腻,声音仿佛从心底深处缓缓流出,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的交流。
最后,“奈何辄唤雁鸣空,好寄与秋风。”表达了对筝声的留恋与思考。雁鸣空,象征着筝声虽美,却难以捕捉与留存,只能随风飘散。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情感与艺术价值的深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筝声之美及其引发的深邃情感,既有对技艺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转、美好易逝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艺术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