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笛

秋宵万籁沉,羌笛似龙吟。

向秀忽思旧,马融方好音。

细声寒入牖,残韵半和砧。

莫奏梅花曲,旅人情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秋夜闻笛》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秋夜中笛声悠扬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秋宵万籁沉”,以“秋宵”点明时间,以“万籁沉”渲染出夜晚的宁静,营造了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接着,“羌笛似龙吟”一句,将笛声比作龙的鸣叫,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笛声的高亢与悠长,也赋予了声音一种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向秀忽思旧,马融方好音”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向秀思念旧友,马融欣赏音乐,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人性相联系,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情感深度。

“细声寒入牖,残韵半和砧”描绘了笛声在寂静的夜晚传入窗户,与捣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细声寒”不仅指声音的细微与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莫奏梅花曲,旅人情更深”表达了诗人对笛声的特殊情感。梅花曲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联,诗人劝说不要再吹奏这样的曲子,因为对于旅人而言,这只会让离愁别绪更加深刻。这一句既是对笛声的感慨,也是对旅人情感的深切理解。

整体来看,《秋夜闻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笛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寺清秋日(其一)

古寺清秋日,微凉宝殿中。

玉题高纳月,金铎碎摇风。

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

闲听连叶漏,吟对惠休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古寺清秋日(其二)

古寺清秋日,幽闲景倍殊。

晚云遮鹫岭,新月照虾须。

玉露沾篱菊,金风落井梧。

武泥求泛驾,张翰莫思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古寺清秋日(其三)

古寺清秋日,登楼拥鼻吟。

微凉生柰苑,轻吹动香林。

窗外萤飞火,篱边菊散金。

静弹流水曲,何处有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寺清秋日(其四)

古寺清秋日,潘郎兴倍长。

院闲披鹤氅,人静掩鹰房。

密树惊晨鹊,幽轩耿夜螀。

班姬应咏扇,通夕恨昭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