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井山

雾尽寒初退,风轻雨欲晴。

山田春饱水,农舍早趋耕。

行李青霄近,烟波白发明。

正愁泥路滑,林外竹鸡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杨井山的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的和谐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雾散风轻、雨后初晴的清新氛围,以及山田因雨水充足而显得生机勃勃的场景。农舍中的人们趁着好天气,早早地开始耕作,忙碌而有序。

“雾尽寒初退,风轻雨欲晴”,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雾气消散,寒冷渐退,微风轻拂,预示着雨后的晴朗。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生活的转机与希望。

“山田春饱水,农舍早趋耕”,进一步点明了季节与农事的关系。春天的雨水为山田带来了充足的水分,农舍中的人们不待时日,早早地投入到耕作之中,体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行李青霄近,烟波白发明”,这两句则转向对行旅者的描写。在青天白云之下,行者即将接近目的地,而行旅中的岁月仿佛在白发上留下了痕迹,既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正愁泥路滑,林外竹鸡鸣”,最后两句以小景收尾,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生动的场景。行人在泥泞的路上小心翼翼,担心滑倒,而远处竹林中的鸡鸣声打破了宁静,增添了生活气息。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平凡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也是对勤劳、坚韧精神的颂歌。

收录诗词(7)

杨子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起

山楼早起已闻鸡,雪漏寒光月色低。

三黜有谁怜柳下,四知徒自忆关西。

街头灯火催车马,城上风霜急鼓鼙。

临镜每惭多白发,校书何日对青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江夜

江山秋意满虚舟,坐对渔灯看碧流。

影浸星河天半落,凉生风露雨初收。

椿庭有月乌啼夜,椒圃无人鹤怨秋。

梦后乡关徒怅望,越吟一曲强消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兰

九畹香清露气寒,三湘月落泪痕乾。

楚天空阔秋无际,谁复行吟泽畔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悼贞妇

啴啴赴行役,肃肃成谢功。

妇女既有归,鸡犬亦相从。

宁辞道路远,万里来黔中。

边城尚艰食,太仓乏陈红。

妇人在中馈,何以能尸饔。

良人渐黧黑,惨淡筋力穷。

常恐卧沟壑,妾身何所终。

苟能事一饭,岂惜膏沐容。

避人剪髻鬟,易米羞晨供。

良人久惊讶,睹我颜色同。

穷辞讯衷曲,裹头云鬓空。

欷歔不下箸,泪点微沾胸。

入怪久不出,引脰经房栊。

仰呼不到天,洒泪不及泉。

义当死生共,恩始夫妇全。

亭亭朱丝绳,双悬并头莲。

小哉匹夫谅,妄昧不足言。

念尔贞洁姿,前后金石坚。

一贫不改节,见义恐不前。

妇道久不闻,良心郁未宣。

孰知蛮貊地,超世尔独贤。

兹吟待良史,悠悠千载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