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桂香馆木犀盛开已沉东雨乍回西照香深山远翠明鸟啼与倩笙坐酌其下迟凤卿未来

断岚迥合,湿露遥沉,弄夕光明媚。

满庭凉霰,秋淡淡,十二明珰横翠。

隔烟潮白,要筛得、花魂如水。

怕碧天、幺凤飞来,褪了苔根粉蕊。

昨宵枕角愁听,问若个吹笙,华月浮地。

枝疏照斝,黄雪影、欲向酒心吹起。

秋千池阁,还忆否、露边横髻。

剩今宵、薄袖阑干,只有攕鸾同倚。

形式: 词牌: 瑶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桂花盛开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幽雅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先,“断岚迥合,湿露遥沉”,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调勾勒出秋夜的朦胧之美,雾气与露珠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湿润的环境。接着,“弄夕光明媚”一句,点明了夕阳余晖的温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满庭凉霰,秋淡淡,十二明珰横翠”则进一步渲染了庭院中的凉爽与秋意,明珰般的桂花在翠绿的枝叶间闪烁,仿佛是秋日里最动人的点缀。诗人通过“十二明珰”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桂花的形态,也暗示了其数量之多,以及在月光下的璀璨夺目。

“隔烟潮白,要筛得、花魂如水”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桂花的香气比作能筛过空气的液体,形象地表现了桂花香气的纯净与悠长,同时也赋予了桂花以生命,使其仿佛具有了灵魂。

“怕碧天、幺凤飞来,褪了苔根粉蕊”则通过想象中的小凤凰飞来,轻轻拂过桂花,让花瓣上的粉蕊褪去,进一步展现了桂花的娇嫩与脆弱,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浪漫色彩。

接下来,“昨宵枕角愁听,问若个吹笙,华月浮地”几句,诗人借由回忆昨夜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通过“吹笙”这一动作,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枝疏照斝,黄雪影、欲向酒心吹起”则将目光转向了酒席,通过“黄雪影”这一比喻,既描绘了桂花在酒杯中倒映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饮酒时的欢愉与畅饮。

“秋千池阁,还忆否、露边横髻”则将场景转换至池塘边的秋千架,通过“露边横髻”的描述,不仅展现了露珠在清晨阳光下的晶莹剔透,也寓意着青春与活力。

最后,“剩今宵、薄袖阑干,只有攕鸾同倚”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今夜的主角——诗人自己。在薄薄的衣袖下,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与一只鸾鸟相伴,共同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刻的珍惜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秋夜桂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拭唾题裙,横筝坐酒,湖楼影事阑珊。

两地鹃愁,十年红雨关山。

重逢丁巷春如梦,病夭桃、褪了烟鬟。

泪偷弹,紫玉犀钗,敲遍阑干。

旧欢那忍重提说,剩柳莺晓箔,桐凤秋纨。

黯到香魂,墙阴谁护情幡。

西风明日钱塘路,散蘋花、吹聚应难。

悄无言,两道愁青,抹上眉弯。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齐天乐.游塔影园谒白公祠

玉山金谷埋秋草,荒凉几家池苑。

太守湖山,词仙洞府,画曲年年霏软。龟帘夕卷。

尽花气云扶,月眉漪剪。

读曲心情,隔波撩得柳枝乱。

嬉春三两俊侣,雀钗斜堕鬓,苔角寻遍。

竹泪青衫,樱歌素口,莫惹旧魂凄断。东风宛转。

逗人语烟梢,塔铃天半。鸥影阑干,泛来诗梦远。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念奴娇.越园观剧晓归

彩云亭榭,甚今宵、留我幕绡深处。

迭鼓垂灯春似海,扇影鬟香无数。

白纻鸳鸯,青陵蝴蝶,融入歌心否。

樊川狂牧,不知身在羁旅。

堪奈晓色催人,出门扶醉,兰梦消何许。

眉月未沉天泛卵,烟气濛濛吹雨。

风片花筛,水声柳烟,三两残莺语。

横塘七里,画船迢递归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青玉案

横塘夕午风微起。弄杨柳、丝丝翠。

月色避人帘押坠。

楼东人醉,楼西人睡,楼下空江水。

一声怨语惊遥递。有鸿影、横山背。

不分传来双锦字。

昨宵枕上,今宵帆底,深浅量愁味。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