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笪重光的《答宋中丞牧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己仕途生活的感慨。首句“忆昔宦游日”以回忆起往昔在外做官的日子开始,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诗人提到在庐山任职时,深感自己未能尽职,用“匡庐愧使车”表达心中的谦逊与自责。
接下来,“归来三十载,未致一行书”表达了诗人归乡后三十多年间,由于生活贫困和疾病缠身,未能给友人寄去一封问候的遗憾。这里的“清兴因贫减,颠名为病除”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境遇的艰难,清贫的生活减少了诗人的兴致,而疾病则成为他摆脱俗务的理由。
最后两句“多公持节钺,犹及访闲居”中,“多公”是对宋中丞的尊称,诗人称赞对方即使身居高位,仍能抽空前来探望自己这个闲居之人,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感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感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