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诗人李德丰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思绪万千,忧愁满腹。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哀雁、野鸡鸣叫来衬托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同时也借用了“青藜火”和“白马盟”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首句“不寐空楼夜”,点明了时间背景——深夜,地点——空荡的高楼,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接着,“无端百虑生”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纷乱思绪,没有缘由地涌上心头,无法平息。
随后,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描写来映射内心的情感:“风随哀雁至,天逼野鸡鸣。”风声伴随着哀雁的叫声传来,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诗人的忧愁伴奏;而天空似乎也在逼迫着远处的野鸡啼鸣,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旧业青藜火,新寒白马盟”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青藜火,古代指用藜草点燃的灯火,常用来形容读书人或学者的勤奋与专注;白马盟,则源自古代盟誓的仪式,这里可能象征着主人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某种承诺或期望。这两句通过对比旧日的辉煌与眼前的寒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忧心何太苦,欲觅紫芝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忧愁的深深苦恼,以及试图寻找解脱之道的渴望。紫芝茎,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延年益寿的仙草,这里用以象征解决忧愁、获得心灵慰藉的方法。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