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橹声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

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

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

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

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

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江上景色,以游丝和波影的摇曳,传达出淡淡的哀愁。"游丝弄暝,波影摇寒",细腻地刻画了暮色中微风吹动游丝,水面泛起寒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

"伤春人在兰舟",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一个在春天里感怀的人,坐在小舟之上,更显其孤独。"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表达了词人疲倦地倚枕,梦境却如同飘忽不定的云彩般无法把握,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迷茫和失落。

"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借柳树随风轻摆的姿态,寓言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夕阳映照下的江水,伴随着远处的笛声,更显得词人情绪低落,思绪绵长。

下片回忆起瞿唐清晓时分,词人曾写下愁苦的诗句,连水调都为之感到羞愧。"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江面的雾气和远处的莲歌交织,增添了更多的离别之感。"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词人怀念过去的隐逸生活,却又难以启齿,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词人感叹人已离去,只留下沙边的野鸥被惊起,画面凄凉,余音袅袅,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过去的追忆。整体来看,冯煦的这首《声声慢·橹声》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66)

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楼春.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招梅边秋魂。自素弦折后,雨暝烟昏。

剩有羁鸿留印,野鹃啼春。幽径悄、行无人。

曳练裙、谁哀王孙。

恁题扇桥荒,敲棋墅冷,肠断昔时尘。

青溪曲,空斜曛。记映波丛笛,款月芳尊。

怎又霜凋孤馆,草生重门。还自念、蛮参军。

似野萍、飘零无根。甚马策重挝,西州泪痕栖角巾。

形式:

浣溪沙

银叶香销梦未残。谢家池馆雨潺潺。

更无人处莫凭阑。

桃叶歌阑双桨远,柳花吹尽一帘閒。

愁蛾不似镜中山。

形式:

石湖仙.江上晚霞图,用白石寿石湖居士韵,为薛丈题

春归烟浦。有天半朱霞,标映高处。

尘海此回帆,望蓬莱、三山自去。

诗情何在,且付与、素歌蛮舞。容与。

共岫云、野鹤终古。

陈澄江一绳散绮,更重吟、宣城俊句。

记得杭州,几度画船听雨。酒浣尘襟,镜消秋缕。

好移琴柱。频寄语。前身合在琼府。

形式:

百字令.可园花瑞图,为雨生题

小园清昼,又繁英如绣,细禽啼处。

委佩搴纕无恙否,莫问楚宫残舞。

暖玉交柎,温黁比鄂,写入陔南谱。

春长人寿,白华诗句重补。

记取谢屐寻秋,霜前丛菊,曾蹋修蛇路。

输与阑阴双蛱蝶,省识东风无数。

交吕攀嵇,因群拜纪,春色偏孤负。

甚时花下,一尊同醉芳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