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口占》由元代诗人鲁琪琳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意象交织,展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
首句“三百五篇风雅颂,世人能读少人观”,以“三百五篇”暗指《诗经》,点出古代经典作品虽广为人知,但真正能深入理解、体味其深意者却寥寥无几。这既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价值的肯定,也隐含着对现代读者阅读态度的反思。
接着,“吟哦须得自情性,雕琢反愁失肺肝”两句,直抒胸臆,强调诗歌创作应源于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应过分追求形式上的雕琢,以免失去作品的真挚情感和内在灵魂。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肺肝”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创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提醒人们在艺术创作中保持真实自我,避免矫揉造作。
“春草池塘中造化,梅花香影外波澜”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清新脱俗的画面,春草池塘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梅花则以其高洁之姿,映射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着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
最后,“熟参熟究工夫到,始信仙凡共一丹”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与追求。通过深入研究与实践,最终认识到无论仙人还是凡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共同的真理或追求,即“一丹”。这里的“一丹”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或精神归宿,强调了超越世俗、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主题。
综上所述,《口占》这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自然美以及人生境界的探讨,展现了鲁琪琳对艺术、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