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城西野

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

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

聿来年岁迁,骤看节物移。

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

晨发高闉曲,夕骛清川湄。

白云生幽沚,绿水激层涯。

外感耳目超,内寻神蕴披。

泛滥沧洲趣,髣髴昆山姿。

揆已信薄劣,遭时易磷缁。

来复虽不远,往蹇岂能追。

孟晋终何迨,罢归聊所宜。

愿言在弗谖,援毫申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开篇“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旷达与疲惫,接着“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则流露出对情感束缚与留连的反思。随后,“年岁迁,节物移”、“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等句,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

“晨发高闉曲,夕骛清川湄”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傍晚归来的情景,与自然和谐共处。“白云生幽沚,绿水激层涯”则以白云和流水为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的“外感耳目超,内寻神蕴披”表明诗人不仅在外在世界中寻求灵感,也在内心深处探寻精神的丰富。

“泛滥沧洲趣,髣髴昆山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外交融的体验,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深相融合。“揆已信薄劣,遭时易磷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与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来复虽不远,往蹇岂能追”体现了对过去无法挽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最后,“孟晋终何迨,罢归聊所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选择,而“愿言在弗谖,援毫申此辞”则是对自我表达与情感寄托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晚起

花上露乍晞,林端霞已照。

幽人倚户起,春禽迎日叫。

昔苦束带疲,今知散发妙。

方同嵇公懒,岂顾管生诮。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夏夜

逍遥避暑地,玄夜敞阴扉。

凉风池上满,白露月中稀。

玉钗乍续坠,翠斝不停挥。

淹留时未辍,向曙乃言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晚出斋中

园中明晦异,日晏气候齐。

馀光杳西倾,圆景回东跻。

丛木夹空厢,凉飙扇幽闺。

梢梢阴箨翻,翩翩夜禽啼。

美人间遨游,即景自招携。

褰裳出北户,杖策伫南阶。

俯察双渠涌,仰视三星低。

真赏恒在近,至鉴故不迷。

神往迹难留,志存理无暌。

寄言山林客,安用登云梯。

形式: 古风

冬初

开冬肇时序,时序异畴曩。

烈烈严气升,肃肃玄阴敞。

同云匝阡陌,凝霜被榛莽。

寒暑鉴迭代,休咎究消长。

郊原值穷节,庭户息群响。

疾病倦淹留,寤寐纵偃仰。

感物殷怀抱,离人绝心赏。

幽独岂无闷,至乐非外奖。

形变化随逝,意惬神俱往。

永解区中缘,安排契真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