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叔父病目

恸器论时事,幽居祇杜门。

自然忧未弭,那不眼潜昏。

火齐终无颣,泉沙暂有浑。

谁资上池水,洞视一方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和尚叔父病目》。诗中描绘了和尚叔父因病双目失明的情景,表达了对叔父身体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同情。

首句“恸器论时事”,以“恸器”一词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叔父在病痛中对时事的担忧与感慨,暗示了叔父虽身陷病痛,但心系天下,关注社会。接着“幽居祇杜门”一句,点明叔父因病而不得不隐居家中,闭门不出的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寂寞。

“自然忧未弭,那不眼潜昏。”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叔父内心的忧虑与痛苦,即使在病痛中,他的心也无法得到安宁,忧虑之情如同暗夜中的迷雾,难以散去。同时,“眼潜昏”也形象地描绘了叔父因病致盲的现状,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火齐终无颣,泉沙暂有浑。”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叔父的病情比作火焰中的瑕疵无法去除,泉水中的沙粒暂时混浊,形象地表现了叔父病情的严重与治疗的困难。

最后,“谁资上池水,洞视一方垣。”这两句表达了对能够治愈叔父眼睛的良医或药物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叔父早日康复的深深祝愿。“上池水”象征着高明的医疗技术或珍贵的药物,而“洞视一方垣”则寓意叔父重见光明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叔父因病致盲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家人对其健康状况的深切关怀和期盼,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亲情之爱。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晚晴小园

野客幽居何处寻,小园荒径似山林。

雨足虾蟆何自喜,秋来蟋蟀竞悲吟。

丹青果实同时熟,红白荷花相映深。

可怨幽兰老堂下,无端柔蔓上城阴。

微茫返照楼头出,萧索孤烟天际沉。

楚泽偏伤千里目,西风自觉倦登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伏日寻邻几不见

朝日出东北,青云散朱晖。

坚金为之铄,信此庚气微。

吾子善闭关,今何冒炎威。

流汗正被面,飞尘常满衣。

忆君若冰雪,无以慰渴饥。

伏日万鬼行,至如早旋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诗一首

菩萨号文殊,禅堂名曲讲。

语默本同源,名实不相愯。

形式: 五言绝句

种麦

禹稷躬稼穑,春秋重麦禾。

劝耕聊及暇,称力焉俟多。

霜风虽凄紧,日晏更清和。

轻裘颇自姿,扶杖勤来过。

青青已布陇,芃芃在伐柯。

农功欣嗣岁,节物嗟腾波。

怅然念归田,自顾将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