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淅沥初萧索,寒声处处疑。

园林风起夜,庭院月明时。

客思愁宵永,秋商入候悲。

凄凉孤馆闭,乡念有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寂寥与哀愁。

首句“淅沥初萧索”,以拟声词“淅沥”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初起时的细微声响,给人一种萧瑟之感。“寒声处处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寒冷而幽远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所笼罩,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和疑惑。

接着,“园林风起夜,庭院月明时”两句,将画面拉近,具体描绘了秋夜中园林与庭院的景象。秋风吹过园林,带来了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月光洒在庭院,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柔的光辉。这样的场景,既美丽又略带几分孤独,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独有的故事。

“客思愁宵永,秋商入候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远离家乡的旅人在漫长的夜晚中,思绪万千,愁绪难消。而“秋商入候悲”,更是将这种悲情推向了高潮。秋商,即秋风,它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带来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最后,“凄凉孤馆闭,乡念有谁知”两句,将情感推向极致。在这样一个孤寂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封闭的旅馆之中,心中涌动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然而,这份情感却无人能懂,只能在寂静中默默流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时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乡背井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石壁精舍

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

潭影漾秋白,枫林鸣晚红。

涧空啼鸟寂,地僻野泉通。

欲辩来时路,苍茫翠霭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登湖山

白日好幽寂,常登胜槩频。

寒泉漱清沼,啼鸟乱芳春。

极目临霄汉,虚心绝垢尘。

及时当作乐,岁月苦催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夕阳孤棹送郑二之交州

离亭夕景迟,游子去何之。

白发孤舟别,沧溟万里期。

乡心春鸟唤,旅泊夜星随。

无限分携意,殷勤唱竹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应举议归鄞江

明府才能赡,三吴旧缙绅。

遐方得循吏,圣代喜儒臣。

鄞水南归海,丹山东入闽。

因知怀惠日,两地总阳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