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次柴墟先生韵二绝(其一)

卯岁离乡历丙辰,无端归计只逡巡。

长安亦有江门月,今夜清光冷照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羽的《中秋次柴墟先生韵二绝(其一)》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多年后,在中秋之夜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卯岁离乡历丙辰",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卯年(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二年)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了多个年头,直到丙辰年(又一个干支纪年)。"无端归计只逡巡",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回归故乡的渴望,但计划却迟迟未能成行,只能徘徊不决。

"长安亦有江门月",这里的长安代指京城,诗人想象即使身处繁华的京城,也能感受到同一个月亮,那照耀着江门的清冷月光,仿佛也在提醒他家乡的月色。"今夜清光冷照人",最后以景结情,月光的清冷映照在诗人身上,更显出他对故乡的孤寂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月光这一意象,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归乡无望的无奈与落寞。

收录诗词(233)

张羽(凤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次柴墟先生韵二绝(其二)

好怀对客醉佳辰,频教家儿数酒巡。

欲去且看花上月,秋光深处易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慧河寺留别同乡金上人

旅怀寥落寓京师,山寺逢僧是故知。

两月都忘为容日,廿年能记出家时。

夜堂观弈金莲尽,秋阁闻歌玉树悲。

明日移家定何处,藤萝寒月照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领淳安柴墟席上留别赠行诸公

长安倾盖荷先知,投赠今宵剩有诗。

水国山晴舟去远,春明花早燕归迟。

坐残曙漏犹高咏,数过韶华滞去期。

最是玉河堤畔柳,依依偏向别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润夫北山新居

小径城阴绕薜萝,瓦盆相对长高荷。

花深山鸟时还下,地僻儒绅暂亦过。

草色雨亭生画景,炉香秋院引弦歌。

分明萧散红尘外,未必仙居定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