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雾濛濛不肯收。丝丝垂柳绾春愁。
玉骢也解游人意,却听莺声便欲留。
此诗《小秦王·柳浪闻莺》以细腻之笔描绘了春日里柳浪与莺鸣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香雾濛濛不肯收”,以“香雾”形容春日清晨的湿润空气,雾气缭绕,仿佛不愿散去,营造出朦胧而温馨的意境。接着,“丝丝垂柳绾春愁”,将垂柳的柔美与春日的愁绪巧妙结合,柳丝轻拂,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同时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玉骢也解游人意”,这里的“玉骢”借指骑马之人,通过“玉骢”与“游人”的互动,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巧妙地赋予马匹以情感,使其仿佛理解了游人的内心世界,愿意停留倾听莺声,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句“却听莺声便欲留”,直接点明了主题,莺鸟的啼鸣不仅吸引了游人的注意,也让马儿驻足不前,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象的留恋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
不详
好花闻遍啼莺老。老莺啼遍闻花好。
香暖透轻■,■轻透暖香。燕来春■■。■■春来燕。流■■■■,■■■■流。
寂寂空庭寒料峭。黄花开遍秋光老。朔雁正南飞。
东篱剩数枝。玉人妆未竟。漫摘簪云鬓。
菊已瘦霜痕。人还瘦几分。
谁家玉笛声呜咽。小亭夜月增凄切。月又不分明。
教人怎么听。更深人已尽。悄有灯和影。
灯尽欲抛奴。谁怜影也无。
西陵歌舞送春愁。杨花飞满楼。杜鹃啼血恨无休。
闺人欲白头。桥六转,荡轻舟。湖山非旧游。
乱红摇落淡烟稠,好句锦囊收。